close

【甘比亞無聊到爆?】
甘比亞The Gambia這個面積不到台灣三分之一的西非小國,西臨廣闊的大西洋Atlantic Ocean,北、東、南三面則被塞內加爾Senegal包圍,海岸線雖然不長,但是沿岸多數是美麗的沙灘,景緻迷人。國土位置介於北緯13到14度之間,相當接近炎熱的赤道,但是因為首都班竹Banjul地區鄰近大西洋,有了海洋來調節氣溫和溼度,因此造就了大班竹地區Greater Banjul Area較為舒適宜人的氣候。
瀕臨大西洋鄰近甘比亞的其他國家,在殖民時代多數為法國殖民地,例如包圍著甘比亞The Gambia的塞內加爾Senegal、往南一點的幾內亞比索Guinea-Bissau、往北的毛利塔尼亞Mauritania和摩洛哥Morocco等國家,皆以法文為官方語言之一,惟獨甘比亞是以英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的前英國殖民地。
有了上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相對於歐洲便宜許多的人工與物價,甘比亞因此成為英語系歐洲遊客的最愛之一,在每年10月到次年4月這段正值歐洲處於寒冷冬天的觀光旺季,吸引了許許多多熱愛陽光、海灘,前來避寒過冬的歐洲觀光客。北非與西非的幾個落後國家相對於歐洲先進國家,就很像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相對於日本、韓國、新加坡、台灣一樣,都是消費力強的觀光客眼中,廉價又便捷的度假勝地。
所以說,甘比亞是個非常好玩的國家囉?是,也不是…
如果你喜歡躺在海灘曬太陽,甘比亞有好幾十公里美麗的沙灘,你愛躺哪哩就躺哪裡。還有無敵燦爛的陽光,你要曬上半身、下半身,要曬前胸、要曬後背,保證讓你曬得過癮。或是你喜歡賞鳥Bird Watching,嗯!別誤會!不是要你到海灘去找曬鳥的人賞鳥,而是甘比亞的確是個「鳥國家」,甚至可以說是鳥類的天堂。由於境內有甘比亞河東西向橫貫,造就許多溼地、叢林,有水有植物,再加上舒適的氣候 (以鳥類標準而言的舒適),因此吸引了許多候鳥、留鳥在甘比亞河流域繁衍棲息。愛鳥人士來到甘比亞,肯定目不暇給,賞鳥賞個過癮。
因此我覺得甘比亞的觀光業,就仰賴這三大賣點:陽光、海灘、賞鳥。至於設施完善的觀光景點?沒有!豪華享受的飯店旅館?從缺!精緻細膩的旅遊服務?辦不到!資料詳盡的人文史料?想太多!驚險刺激的叢林探險?請移駕到東非!
所以,對於我們這群來自亞洲,普遍怕曬太陽、對海灘沒太大興趣、不懂得賞鳥的台灣人而言,甘比亞真的是無聊到爆!可是甘比亞真的一點都不好玩嗎?我雖然已經待了兩個多月,也算去過滿多地方,但我卻還是不願意就此下定論。
【絞盡腦汁探索甘比亞】
來到甘比亞擔任志工,我唯一擁有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車一輛,當然還有其他的大眾運輸工具可以選擇,例如短程小巴士Local mini buses、觀光計程車Tourist taxis、共乘計程車Bush taxis、馬車、驢車、牛車,種類繁多任君挑選。但是有許多地方是大眾運輸工具到不了的,或是轉乘非常困難的,就只能靠自用車代步。
可是我不可能在甘比亞弄一輛車啊!這怎麼辦?所以每當技術團有車輛要進出班竹Banjul和沙普Sapu,我就想辦法利用休假時間,跟著技師一起到沙普找志暉–我的旅遊好夥伴一起挑戰甘比亞。其他的時候,我就會密切注意在班竹地區的台灣朋友的行動,有活動就跟,有車可以搭就跟著出門逛逛。例如讓我寄宿在他們家裡的技師Jerry和他太太惠如,如果要上街購物,我一定把握機會出去溜達。或是Jerry和另一位年輕的技師–Kevin如果要去他們輔導的農場,我也會抽空跟著去。如果大使館的秘書邀約一起外出用餐,那更是我品嘗異國料理的最佳機會了。
不過這些出門的機會,畢竟算不上觀光,更稱不上旅行。為了突破這一點,我曾經試探性地問過Jerry和Kevin還有其他大使館的秘書,他們是否會利用假日的時候開車出遊,探索甘比亞?沒想到他們給我的回答是,甘比亞小不拉雞,哪裡有什麼好玩的?放假的時候還不如在家裡看電視、看影片、上網、睡覺。不過我相信他們一定還是去過一些地方,或許只是他們覺得不好玩,說不定我會很喜歡呢!但是困難點仍在於,我即使從他們口中得知幾個值得一遊的地點,我還是沒有適當的交通工具可以到達,這個困難一直無法進一步突破,讓我感覺到很悶…
我的心聲似乎被隔壁的阿拉聽到了。就在阿華離甘返台之後,志暉也從班竹回去沙普,兩個夥伴都離開的昨天下午,心情有點低落的我正吃著午餐,Jerry突然跟我說:「志揚,明天下午,我有一個suggestion…」,我沒等他說完,立刻抬起頭興奮地回問他:「去旅遊嗎?」,哈!我的頭可不是大來放的,我猜得真是準,一定是阿拉聽到了我的心聲,阿拉就住在隔壁真好! XD
【週末出遊 – 卡洞Kartong海灘之旅】
於是今天早上Jerry和Kevin忙完了農場的事情之後,我們三個人便開著車到班竹南方靠近塞內加爾邊界的卡洞Kartong村落一遊,看看會不會發現什麼有趣的地方。

甘比亞這個小國家,東西長、南北短,所以從我們住的地方把靠Bakau一路往南到卡洞,也不過四、五十公里的路程,將近五十分鐘的車程之後,我們到了卡洞村Kartong Village。卡洞村在上個月曾經舉辦了Kartong Festival (A Celebration of Arts, Music, Culture),大使館的馮秘書跟我分享了這個訊息,他本來也很想去,不過後來還是沒有成行。

當我們抵達卡洞村之後,除了感覺卡洞村比其他村落要來得乾淨整齊之外,似乎並沒有特別之處,我們便繼續往南開,看看是不是會開到塞內加爾邊境,說不定有獨特的邊境風光。可是開著開著,原本還是柏油的路面,突然分岔成兩條更小的沙土路,別說看起來不像是兩國的邊界,甚至這兩條小路到底開往哪裡,有沒有盡頭,讓我們都看傻了眼。
還好Jerry依然還有探索的好奇心,於是選擇了右邊那條小路,繼續開下去。經過了一段久旱乾涸的溼地之後,前方出現幾戶茅草屋,茅草屋旁邊還放了幾個破舊的冰箱,根據我的經驗,這看起來就是個迷你漁村。不過可別以為這冰箱是插著電,冰存著新鮮的漁獲的,這裡是不可能有電力供應的,破舊的冰箱裡頭了不起會放些買來的冰塊,好讓當天補得的漁獲能保持幾個小時的新鮮。
好幾個阿甘在屋前屋後工作著,男人在整理漁具,婦女則忙著洗衣,而茅草屋的後方正是一望無際的大西洋。我們不打算在這裡停留,或許是因為跟我們原來的想像有著極大的出入,於是我們回頭往卡洞村口旁,另一條可能可以通往海灘的小路,繼續我們的探索。
回頭穿過卡洞村,轉向這條向西行的小徑,我們在路的盡頭,發現了毫無污染,鮮少開發,可以盡情享受大西洋碧海藍天壯麗景緻的美麗沙灘…








下了車之後,我帶著興奮的好奇心,率先翻過高度有一個人那麼高的沙丘,朝著水清沙白、碧波萬頃的美麗沙灘奔去。午後兩點烈日當空,可是海風吹來卻覺得渾身清涼,一點也不會濕黏,我踢掉了鞋子,走進翻著白色泡沫的海水,讓沁涼的海水在我腳邊來回流動,那感覺真是棒極了。我開心地在沙灘與海浪之間跑來跑去,熱愛海洋的Jerry也受不了這海水的誘惑,便脫了鞋踩進清涼的海水裡,這是我第一次看到Jerry臉上掛著如此興奮的笑容,我相信他也跟我一樣快樂地享受這舒適的片刻…

當時我心裡想著,如果志暉能多留一天來到這裡,他一定也會跟我一樣愛上這段絕美的沙灘,還有蔚藍又清涼的大西洋的!志暉,希望我的文字與影像,能夠讓身在炎熱沙普,四十七度C天空下的你,感受到清涼的海風和浪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