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種子 血肉長城 農技團用生命灌溉非洲
江慧真/專題報導/中國時報 2007.10.14

 前塞內加爾農技團長陳西虎,一生獲頒無數最高榮耀勳章。有一天,當他的女兒在非洲象牙海岸看到父親彎腰埋首田央時,才驚訝地吶喊:「我以為爸爸是來當官的!」這句話,道盡了台灣技術團員背後的生命故事,也是台灣黑手拚外交的血淚史。

 台灣外交險峻,派遣農漁、工程水利等技術團、醫療團前往友邦援助,成了半個世紀以來的主要援外模式;儘管近年來「經濟貸款」比重逐漸升高,但透過和當地人民面對面的「技術援助」,在友邦開發的過程中,扮演關鍵的重要角色。

 一九五九年起,我國派出第一支農耕隊前往越南開始,台灣援外的技術合作至今已有四十八年歷史。根據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統計,我在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歐洲、亞太及亞西等地區,共在廿九個國家派駐卅四個技術團,實派人員二四六人。

 蔡輝煌 腿中槍還感染瘧疾

 二○○四年十月,駐甘比亞農團技正蔡輝煌病逝。他的一生從一九七五年起,便派駐賴比瑞亞、馬拉威、史瓦濟蘭、貝里斯等國長達十二年。長年在外的日子,蔡輝煌曾在賴比瑞亞遇到大車禍,在史瓦濟蘭曾遇搶劫,腿上還中了一槍;派駐甘比亞不到兩年,卻連續得了兩次瘧疾,最後因用藥過度造成身體病變,肺部腫瘤惡化而辭世。

 三年多前,有「西非之虎」之譽的陳西虎過世,外交圈無不唏噓。陳西虎新婚不久就被派往喀麥隆,他只告訴妻子吳由美,「要到非洲指導黑人教他們種田種菜」,太太以為頂多兩三年,未料,陳西虎投身農耕隊,一待就是四十年。

 塞內加爾以農為主,每年只有三至四個半月的雨量,僅夠一期栽種。彰化長大的陳西虎把故鄉經驗轉移國外,由於塞國北部聖路易區稻田鹽分太高,陳西虎和團員發明了「水稻深水直播栽培法」,把台灣稻種「台中秈十號」,成功播種在塞國北區豐富的水田中,不但抑制了鹽分,也解決可怕的非洲鳥害。四千公頃廢耕多年的荒地,剎然變成了綠油油的稻田風光,復耕後的稻米產量更幾乎和台灣一樣。

 陳西虎 病逝前仍掛念稻子

 長年在友邦動盪中,陳西虎兩度死裡逃生:一回是炮彈穿過了住家的屋頂,另一回則是叛軍機關槍子彈打到家門口。陳西虎積勞成疾,還心繫公務來回奔波,生前意識清醒的最後一刻,掛念的竟是塞國尚未播種的稻子,最後肝臟腫大腹部積水,享年六十五歲。

 台灣撒到全球各地援外的「種子」,對友邦來說,就像「上帝派來的幫手」,協助落後國家發展農業、漁業、畜牧業、手工藝品製造等。但友邦環境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導致近三十年來,因公殉職的技術人員比例始終居高不下。國合會官員感慨,「大家以為技術團到海外賺美金,但辛苦程度是無法想像的!」


外交種子 血肉長城 農技團用生命灌溉非洲
江慧真/專題報導/中國時報 2007.10.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