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白沙屯媽祖去旅行」這樣的活動看似簡單,但是有些出團情報,你不可不知。

首先,白沙屯媽祖的旅行團,正確的團名是「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往北港徒步進香」。
這個團名很清楚地說明了,身兼團長及團員的就是「白沙屯拱天宮的天上聖母」─媽祖娘娘;本團的目的地是位於雲林縣「北港」的朝天宮;旅行的交通工具是萬能的雙腳─「徒步」;而旅行的目的則是為了「進香」。
在跟著媽祖去旅行之前,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不太了解「遶境」、「出巡」或是「進香」的意義與差別。
簡單地說,「遶境」通常是一年一次或多次,由地方〝角頭廟〞(不是黑道的角頭,角頭是指區域的意思)主神遶境,民眾或各方眾生可藉機申冤。「出巡」則需要玉皇上帝降旨,廟神領旨後依任務外出巡視辦事,通常會橫跨縣境,而出巡意義更甚遶境,因為出巡以任務為主。
「進香」則是由主神訂定時間回祖廟謁祖,其方式也須由主神制定。由此可知,雲林北港朝天宮是苗栗通宵拱天宮的祖廟,白沙屯媽祖每年往北港進香,就是「回娘家」的意思啦!
由阿婆(媽祖的暱稱)領軍的旅行團,雖然年年出團,但可不是每一年都在同一天出發的唷!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北港進香的時程,遵循傳統於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十五日,由值年爐主向媽祖筊筶定次年進香日期,啟駕、進火、回宮及相關儀式的時辰,均以三聖筊為準。也就是說,阿婆的年度旅行在哪一天出發,是阿婆自己決定的。
白沙屯媽祖進香出發日期的決定方式,與大甲媽祖(※)相同,都是由廟方擲筊請示媽祖,但不同的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時間通常是固定的八天七夜,白沙屯媽祖的時間則長短不一,例如去年(2009)是極短的六天五夜,今年(2010)則是極長的十一天十夜,由此可見白沙屯媽祖有多麼隨興了。
※資料來源:大甲鎮瀾宮
白沙屯媽祖隨興之處,可不只有出發和回宮的時間不固定,阿婆連進香行進的路線,也從來都是隨心所欲的。這跟大甲媽祖條列式的行程安排、鉅細靡遺的路線圖,實在大異其趣:

↑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庚寅年(2010)遶境進香時間預定表(節錄前三天行程)

↑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庚寅年(2010)遶境進香路線圖
你想知道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路線到底有多麼隨興嗎?
阿婆曾經在民國90年(2001)途經濁水溪時,放著安全、快速又舒適的西螺大橋不走,直接從橋下「潦過濁水溪」!
絕不唬爛,有圖為證:

資料來源:白沙屯媽祖婆網站

資料來源:白沙屯媽祖婆網站
當年曾跟隨媽祖渡河的信眾,至今仍對媽祖婆「有橋不走潦過溪」的「神〝跡〞」津津樂道。
也正因為阿婆有著如此瀟灑隨興的作風,而被信眾稱之為「囝仔媽」。
白沙屯媽祖婆網站:www.baishatun.com.tw

首先,白沙屯媽祖的旅行團,正確的團名是「白沙屯拱天宮天上聖母往北港徒步進香」。
這個團名很清楚地說明了,身兼團長及團員的就是「白沙屯拱天宮的天上聖母」─媽祖娘娘;本團的目的地是位於雲林縣「北港」的朝天宮;旅行的交通工具是萬能的雙腳─「徒步」;而旅行的目的則是為了「進香」。
在跟著媽祖去旅行之前,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不太了解「遶境」、「出巡」或是「進香」的意義與差別。
簡單地說,「遶境」通常是一年一次或多次,由地方〝角頭廟〞(不是黑道的角頭,角頭是指區域的意思)主神遶境,民眾或各方眾生可藉機申冤。「出巡」則需要玉皇上帝降旨,廟神領旨後依任務外出巡視辦事,通常會橫跨縣境,而出巡意義更甚遶境,因為出巡以任務為主。
「進香」則是由主神訂定時間回祖廟謁祖,其方式也須由主神制定。由此可知,雲林北港朝天宮是苗栗通宵拱天宮的祖廟,白沙屯媽祖每年往北港進香,就是「回娘家」的意思啦!
由阿婆(媽祖的暱稱)領軍的旅行團,雖然年年出團,但可不是每一年都在同一天出發的唷!
白沙屯媽祖徒步往北港進香的時程,遵循傳統於每年的農曆十二月十五日,由值年爐主向媽祖筊筶定次年進香日期,啟駕、進火、回宮及相關儀式的時辰,均以三聖筊為準。也就是說,阿婆的年度旅行在哪一天出發,是阿婆自己決定的。
白沙屯媽祖進香出發日期的決定方式,與大甲媽祖(※)相同,都是由廟方擲筊請示媽祖,但不同的是,大甲媽祖遶境進香的時間通常是固定的八天七夜,白沙屯媽祖的時間則長短不一,例如去年(2009)是極短的六天五夜,今年(2010)則是極長的十一天十夜,由此可見白沙屯媽祖有多麼隨興了。
※資料來源:大甲鎮瀾宮
白沙屯媽祖隨興之處,可不只有出發和回宮的時間不固定,阿婆連進香行進的路線,也從來都是隨心所欲的。這跟大甲媽祖條列式的行程安排、鉅細靡遺的路線圖,實在大異其趣:

↑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庚寅年(2010)遶境進香時間預定表(節錄前三天行程)

↑大甲鎮瀾宮天上聖母庚寅年(2010)遶境進香路線圖
你想知道白沙屯媽祖進香的路線到底有多麼隨興嗎?
阿婆曾經在民國90年(2001)途經濁水溪時,放著安全、快速又舒適的西螺大橋不走,直接從橋下「潦過濁水溪」!
絕不唬爛,有圖為證:

資料來源:白沙屯媽祖婆網站

資料來源:白沙屯媽祖婆網站
當年曾跟隨媽祖渡河的信眾,至今仍對媽祖婆「有橋不走潦過溪」的「神〝跡〞」津津樂道。
也正因為阿婆有著如此瀟灑隨興的作風,而被信眾稱之為「囝仔媽」。
白沙屯媽祖婆網站:www.baishatun.com.tw
你也好認真~~~
加油加油
今年終於抽出時間,第一次體驗與媽祖南下進香<br />
在搜尋相關資料時偶然到這<br />
很高興能有緣閱讀您的文章。<br />
<br />
您上面有提到:「進香」則是由主神訂定時間回祖廟謁祖,其方式也須由<br />
主神制定。由此可知,雲林北港朝天宮是苗栗通宵拱天宮的祖廟,白沙屯<br />
媽祖每年往北港進香,就是「回娘家」的意思啦!<br />
以上這句,小弟提出看法與您討論。<br />
<br />
「回娘家」一詞,在社會普遍認知上應是指嫁出去的女兒,每年回到自己<br />
親生父母家探望父母,所表現出的是孝道。<br />
「回娘家」一詞,若用在宮廟之間的關係是指:祖廟所分靈出去的子廟,<br />
在每年主神誕辰期間或神明所指示的其他日期,由子廟的信徒所組成進香<br />
團,回到祖廟謁祖進香,一來表現出飲水思源,再來希望沾回祖廟的靈<br />
氣,期望子廟能香火鼎盛,威靈顯赫。<br />
<br />
而北港朝天宮與白沙屯拱天宮,兩者並非"祖廟與子廟的隸屬關係"。 在<br />
白沙屯拱天宮的簡介中提到:白沙屯的媽祖信仰啟肇於乾隆年<br />
間,............拓殖先祖奉請一尊軟身媽祖供於民家,媽祖神像歷史比<br />
拱天宮更悠久,拱天宮建廟後更集開基媽、鎮殿媽及進香媽於一身,本地<br />
人稱為「大媽」。 新台灣新聞周刊:自十七世紀開始,大批漢族從中國<br />
移民來台,為了乞求謀生之路順利,多半會奉請原鄉的神明隨行,白沙屯<br />
媽祖就是在同樣的背景下來台。 由此可知,白沙屯媽祖是由大陸渡海而<br />
來,並非北港媽祖的分靈,所以若說:因為北港朝天宮是白沙屯拱天宮的<br />
祖廟,所以白沙屯媽祖每年往北港進香,就是「回娘家」。可能會引起爭<br />
議,是相當有問題的一句。 當初往北港進香的原因是:從前信徒因為經<br />
濟條件限制下,無力負擔大陸謁祖的費用,所以往當時台灣唯一設有聖父<br />
母殿的北港朝天宮進香,而起始年代已無從考據。<br />
<br />
版主大抱歉,您可能認為只是一句話而已,何必這麼斤斤計較。<br />
但是版主大一定知道,大甲鎮瀾宮在民國76年最後一次往北港進香,民<br />
國77年改往新港進香至今,<br />
有此變化就是在「回娘家」與「分靈」兩詞的爭議,導致北港朝天宮和大<br />
甲鎮瀾宮決裂,而改往新港進香。<br />
一個人的力量很小,但是群眾的力量很大。 如果很多人也都這樣說:白<br />
沙屯媽祖往北港進香回娘家或是白沙屯拱天宮是北港朝天宮的分<br />
靈............(但事實並非人所說的) <br />
<br />
小弟身旁有很多人的觀念就是:「進香」,啊不就是神明「回娘家」。這<br />
樣的觀念,但是「進香」並不只是大眾人想的如此而已。一般來說,進香<br />
模式有眾人所知的謁祖進香,例如:高雄朝后宮徒步往北港朝天宮謁祖進<br />
香、桃園龍德宮徒步往麥寮拱範宮謁祖進香(以上兩個香期約在媽祖誕辰<br />
期間)、大甲城隍廟往新竹都城隍廟謁祖進香(新竹都城隍主要誕辰在十<br />
一月廿九日,大甲城隍廟都在每年農曆八月間往新竹進香)等;到較大的<br />
廟去
參加之進香:北台灣媽祖文化節以及十月初將舉辦的彰化媽祖嘉年華等。<br />
之類的進香模式,所以「進香」並不只局限於「回娘家」而已。<br />
<br />
白沙屯拱天宮並非由北港朝天宮之分靈,兩者並無祖廟子廟的隸屬關係,<br />
所以小弟認為,白沙屯拱天宮往北港進香,不太適合解釋為「回娘家」的<br />
意思,其性質和大甲鎮瀾宮往新港進香其實是一樣的。<br />
<br />
以上,是小弟的一些淺見,在這裡與版主大您分享,抱歉占了您的版面<br />
祝您 平安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