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過Woodstock,雖然那是個時空遠在1969年的音樂活動 (或者,不只是個音樂活動),雖然那不是我有興趣的領域,但是我聽過Woodstock。

Woodstock以前被翻譯成「伍斯塔克」,現在被譯作「胡士托」,害我整個無法把李安導演的這部電影「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和「伍斯塔克」聯想在一起。

不過,要是沒有李安導演的這部電影,我還真不知道Woodstock Festival (胡士托音樂節)的發起,有著這麼多的「風波」呢!


↑1969年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活動海報

Elliot Tiber (片中翻譯為艾略特,電影本事卻譯為以利特) 是一個喜歡畫畫和設計的年輕人,但是為了拯救被爸媽經營得快倒閉的破爛「摩納哥汽車旅館」,只好離開紐約大都會,回到位於窮鄉僻壤的老家去打拼。

眼見旅館就要因為付不出貸款,而被銀行當做抵押品拍賣,艾略特非得在易怒又古板的老媽、悶葫蘆的老爸,和鳥不生蛋、烏龜不靠岸的死寂小鎮之間,絞盡腦汁提高住房率掙錢還債。



好巧不巧,一個音樂活動─Woodstock Music & Art Fair剛好被隔壁城鎮拒絕,而這個活動似乎是帶來人潮和錢潮的好主意,得知這個消息的艾略特只是撥了個電話問問,沒想到事情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我會用「一發不可收拾」來形容,因為事情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不管是活動主辦單位和農場主人為了場地租金喬不攏的時候,還是鄉民以各種手段(噴漆、示威抗議,其實也都算平和)來向艾略特一家人和主辦單位抗議這個鄉民眼中有如撒旦降臨的魔鬼音樂會,甚至地方政府列了落落長的改善項目,威脅對摩納哥汽車旅館開罰的時候,艾略特始終都很平靜地面對這個因為他的一個念頭而燎原的胡士托之火。





這把火燒得有多大?數據提到,1969年的這場胡士托音樂節吸引了來自全美各地將近「五十萬人」來此朝聖。而在電影裡頭,李安導演在同一個畫面裡,特別採用許多子畫面來演繹這把熊熊烈火:如潮水蜂湧而至的人群、不分年齡階層的民眾、有著各種理念的族群(反戰、女權、同志、勞工…),更多的畫面呈現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擠得到音樂節的舞台前面,所有來參加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幼,都可以用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方式,找到屬於自己的解放和快樂。

(提到舞台,在電影中,導演還真的完全沒把任何畫面留給音樂節舞台上的表演,很專注地把焦點著重在艾略特一家人和燒起這把胡士托之火的幾個關鍵人物)



我不是鑽研美國社會現象或是流行音樂史的專家,所以Woodstock到底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對美國造成了什麼影響,我一概不了解。但是艾略特的故事,著實與我心有戚戚焉…

艾略特本來在紐約追尋著自己喜愛的繪畫和設計的夢想,可是更放不下的是對父母的牽掛,他還有一個姊姊,可是姊姊從來就受不了老爸老媽的食古不化,絲毫沒有想要回到故鄉幫忙家裡的事業,這更顯出艾略特對家庭難以割捨的繫掛。

但是要在一個日薄西山的小鎮,拯救一個幾近資源回收場的汽車旅館,談何容易啊!更別說,還沒打算放手,仍然用猿人時代的思維來經營旅館的父母,活像兩個超級大路障地檔在改革翻新的道路上,艾略特的人生根本有如癌症末期,毫無希望!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只要仔細傾聽老天爺時時刻刻,明著暗著發來的各種訊息,總有機會盼得雲開見日。只是,你首先得相信...

「所有的安排都會是最好的安排」

艾略特面對家人的質疑和鄉民的排擠,單純的相信接受胡士托Taking Woodstock(本片片名)就是「改變的唯一機會」,放手讓宇宙去圓滿這所有的細節,終於成就了胡士托的傳奇。(維基百科:Woodstock Festival)

相信、接受、放手、成就

這是我始終深信不疑的宇宙運行法則。

艾略特到底失去什麼,又找到了什麼,我邀請你親自走進電影裡頭去體會,李安導演把故事說得很好,既寫實又迷幻 (聽說劇中艾略特嗑藥之後產生的幻覺─萬花筒畫面,讓有嗑藥經驗的觀眾們直呼「就是那個光」,不知道導演是不是親自下海體驗,才能創造出如此寫實的迷幻畫面),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

Take it or not?








》》》上映戲院查詢 (2009/10/09上映)

【胡士托風波】精采預告 | 【Taking Woodstock】Trailer:


更多電影預告和幕後花絮

【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中文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Traditional Chinese)

維基百科Woodstock Festiva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